编者按:今天与基督徒友人聚餐,席间一位好友,国内某政法大学毕业,美国大学法学硕士,加拿大大学法学博士,与我有相似经历,也是退出了同学群。不过我这个友人含蓄的多,写了一篇“衣袖挥起的时候”,轻飘飘的就离开了。不象我不识相,非得等着被赶出来。哈哈~
以下请欣赏:大学同学群的告别散文“衣袖挥起的时候”
– 自己如继续留在这里,不会刻意掀起波澜,但也不会停止就有意思、甚至敏感话题发表评论 (虽然会权衡尺度)。在属于“类公域”的范围,“发言权”和“沉默权”,我们已经探讨过。周大法官的新春谈话及群里的反应,是促使我再权衡的情景。
– 在群里的两整年,自己算是实实在在地参与和观察了:沉默的同学,我们无法通过如此深沉的方式交流 – 我们保有的是二十四年前开始,二十年前定格的彼此记忆,除此以外,基于善意,我们浪漫地发挥了一下。
– 不表态是更多人的生存法则和另一种通行证,维护着集体的尊严 – 发声的我,看似更多造成的是误解或对无辜情感的伤害;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,正值思想壮年的人,不能正常发起或参与关于这个民族和社会的严肃探讨或辩论。
– 在“一言不合,敌我相向”之外,有没有思想的激荡、竞技,斗而不破,将这当作一种磨练、成长的可能?两年的尝试、观察,包括曾掀起波澜,结论是否定的。
– 在这个群体里,除了真切了解她的性情和促进对话,我没有“野心”。在学术成功方面,某人轻松击败我;在经济方面,击败我的同学更多;在爱和宽容方面,老师和几位同学的努力,我心知肚明;在幽默的浑然天成方面,我想念D和Sh。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,是我的处境吧?
– 去和留对我都很自然;改变天平方向的是保全面子 – 这个国人珍视异常的东西。
– 工作、旅居和求学的经历近十五年,时常揣摩东与西的差别,当怎样组合或融合。在两种文明的高峰不分高下,未来走向无法预见的前提假设下,我感受国内当下较深的是“沉默”和思辨的匮乏(华政某校友教授观察到一些成名的国内法学教授,思辨能力弱于他留学看到的国外的本科生;我有同感 – 因为某种原因,我们不需要研究探讨政治、历史…而很多人生啼笑皆非的幽默,因有关这些的思辨而生 – 马克•吐温和鲁迅都是代表)。
– 再见 – 不是不见;过去的记忆,无需日记,也已各自珍藏了;盼命运的安排,容我们能再相聚、笑谈 – 或许第三十,或早,或晚?